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9-07-16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学位〔2020〕19 号)等文件精神,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新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依据《中国科学院大学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国科学院大学关于全面修订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科研成果要求的通知》、《中国科学院大学关于加强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监控的规定》,结合本所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
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是以计算机科学及相关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以高技术创新为目标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为计算机科学及相关技术领域培养创新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学风严谨,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
2.在所攻读的学科专业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及必要的实验技能,熟悉本研究领域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向,具有独立承担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高度的精神文明及高尚的科研道德。
4.具有健康的体质与良好的心理素质。
5.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本所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培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置如下: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12
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
网络与安全技术
工业嵌入式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技术
实时系统
实时控制的设计理论与实现方法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虚拟现实
分布式数据管理与查询处理
大数据技术
嵌入式技术
智能制造技术(机器人自动化)
数控技术
IP通信技术
软件开发技术
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
高性能数控系统
网络与信息安全
机器人自动化
数字孪生技术
计算机应用
区块链
物联网技术
电力信息化
三维高效重构技术
信息检索技术
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
虚拟仿真可视化
三维引擎技术
企业ERP技术
移动互联网技术
云计算技术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应用技术
工业互联网技术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两段式”的培养模式,包括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两个阶段;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科研工作,关心研究生政治思想品德,并在严谨治学、科研道德和团结协作等方面对研究生严格要求,配合和协助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做好研究生的各项管理工作。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教学园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参加课程学习,期间遵循《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课程集中教学管理规定》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管理规定》,完成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学习。
硕士研究生从入学后第二年开始进入导师所在的研究室,依托导师所在单位的科研项目、科研条件和科研设施,进行科研实践和开展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实行基本学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4年。
四、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管理。研究生获得学位所需的学分,由课程学习学分和必修环节学分两部分组成,二者不能相互替代。
研究生修读的课程包括学位课和非学位课等。学位课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两类。非学位课是为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
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前,课程学习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不低于19学分。其学位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如下:
1.公共学位课7学分,包括政治理论课、学术道德与学术写作规范课程和一门外国语。
2.专业学位课不低于12学分,公共选修课不低于2学分(注,课程体系与学分要求请参照《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课程学习管理规定》),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
本所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如下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公共学位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7学分
学术道德与学术写作规范 1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硕士学位英语(英语A) 3
 
 
 
 
 
 
 
 
 
 
 
 
专业学位课
高级人工智能 3  
 
 
 
 
 
 
 
 
 
 
 
 
 
 
 
 
不少于12学分
高级软件工程 3
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 3
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 3
计算机体系结构 3
计算机网络 3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3
数理逻辑与程序理论 3
自然语言处理 3
VLSI测试与可测试性设计 2
编译程序高级教程 2
并发数据结构与多核编程 2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 3
操作系统高级教程 2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基础 2
大数据分析 2
多媒体技术 2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2
高性能计算系统 2
计算机图形学 2
矩阵分析与应用 2
人机交互 2
软件与系统安全 2
深度学习 2
数据挖掘 2
算法中的最优化方法 2
图像处理 2
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2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2
现代信息检索 2
形式化方法 2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 2
移动互联网技术 2
云计算技术 2
智能计算系统 2
集成电路设计与验证 1
矩阵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1
认知计算 1
生物信息中的算法设计 2
视觉信息学习与分析 1
数据挖掘算法讨论课 1
图像分析应用 1
网络与系统安全前沿 1
文本数据挖掘 1
移动互联网系统 1
 
 
 
专业选修课
高级人工智能 3  
高级软件工程 3
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 3
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 3
计算机体系结构 3
计算机网络 3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3
数理逻辑与程序理论 3
自然语言处理 3
VLSI测试与可测试性设计 2
编译程序高级教程 2
并发数据结构与多核编程 2
并行与分布式计算 3
操作系统高级教程 2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基础 2
大数据分析 2
多媒体技术 2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2
高性能计算系统 2
计算机图形学 2
矩阵分析与应用 2
人机交互 2
软件与系统安全 2
深度学习 2
数据挖掘 2
算法中的最优化方法 2
图像处理 2
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 2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 2
现代信息检索 2
形式化方法 2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 2
移动互联网技术 2
云计算技术 2
智能计算系统 2
集成电路设计与验证 1
矩阵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1
认知计算 1
生物信息中的算法设计 2
视觉信息学习与分析 1
数据挖掘算法讨论课 1
图像分析应用 1
网络与系统安全前沿 1
文本数据挖掘 1
移动互联网系统 1
科学前沿讲座 按次记录
公共选修课     不低于2学分
注:如中国科学院大学进行课程调整,按中国科学院大学课程调整内容参照执行
五、必修环节及要求
1.开题报告(2学分)
研究生在广泛调查研究、阅读文献资料、搞清楚主攻方向上的前沿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自己提出学位论文选题。选题应尽可能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就选题意义、前人相关成果、材料基础与实验条件、拟采取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作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尽可能广泛地听取专家意见。
研究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就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预期成果、论文工作时间安排等方面,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导师和指导小组应严格把关。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研究生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经导师同意后,方可进行开题报告。除保密论文外,开题报告应公开进行。硕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答辩15分钟,专家提问5分钟。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一般定在每年3月底前完成。
研究生部根据学生论文的研究方向对学生进行分组,开题报告考核小组至少由3位具有教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组成(含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同行专家),成员一般应包含本单位专家及外单位专家。考核小组就学生的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报告的表述和报告写作等几个方面进行评议。
开题报告考核的结果有四类: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开题报告考核通过者准予进行论文相关工作;不通过者须在半年内重新考核一次。第二次考核仍未通过者,应给予退学。
研究所应将考核小组确定的开题报告考核成绩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及时将考核过程及成绩录入研究生培养系统。
2.中期考核(2学分)
中期考核主要考核研究生在培养期间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拟解决的途径、下一步工作计划及论文预计完成时间等。研究生需撰写《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报告》,硕士研究生中期报告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研究生需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考核登记表》,经导师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在入学后第5学期内进行。中期考核小组至少由3位具有教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组成(含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同行专家),成员一般应包含本单位专家及外单位专家。除保密论文外,中期考核应公开进行。
中期考核的结果有四类: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中期考核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不通过者须在半年内重新考核一次。第二次考核仍未通过者,应给予退学。
研究所应将考核小组确定的考核成绩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及时将考核过程及成绩录入研究生培养系统。
3.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2学分)
为了促使研究生能主动关心和了解国内外本学科前沿的发展动向,开阔视野,启发创造力。要求每个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参加6次校(所)级及以上学术报告。
研究生完成科研课题的过程中,还须完成一定工作量的助研工作,或参加所内外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学术报告和社会实践的情况均应记录在《研究生学术报告及社会实践表》中,申请答辩前由导师签字认可后提交研究生部备案,可取得2学分。
六、相对标准考核
为了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实行奖励与淘汰相结合的原则,以激励研究生积极向上,勤奋向学,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根据国家教委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有关文件精神,对我所研究生建立中期考核筛选分流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中期考核时间: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末或第五学期初进行。
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表现、学位课程成绩和所修的总学分、科研和实践能力或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中期考核筛选分流的流向及标准,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提前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任务,课程考核成绩优秀、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突出的硕士研究生,具有博士生培养前途的,可作为硕博连读生培养。
2.思想品德好,能够按时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课程学习成绩优良,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的硕士研究生,可继续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3.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继续学位论文工作,应终止学习,按结业或肄业处理。
⑴思想品德较差、组织和学习纪律松弛、表现不好,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已不宜继续培养为高级专门人才者。
⑵学位课程成绩有两门不及格;或学位课程成绩一门不及格,补考后仍不及格者。
⑶无特殊原因,在第三学期末未修满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者。
⑷在课程学习和文献阅读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差,明显缺乏自学能力者。
七、学位论文与科研成果要求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申请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不得造假,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应少于一年半。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撰写应符合《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指导意见》。学生论文答辩的必要条件及程序按照《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以及《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学位论文答辩资格规定》执行。
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应掌握本学科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现代实验方法和技术,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独立从事方向明确的应用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位论文研究取得完整性或阶段性成果。
八、附则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经中国科学院大学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招生
    
学位与培养
    
就业与医保
    
研究生社团
    
研究生风采
博士后
    

地 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南屏东路16号 (邮 编:110168 )
电 话:024-24696138
邮 箱:yjsb@sict.ac.cn
中国科学院大学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生部  版权所有 ICP证:辽ICP备05025451号-1